
預見2023:《2023年中國外骨骼機器人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本文核心數據:外骨骼機器人行業規模;競爭格局;發展前景預測等
產業概況
1、定義
外骨骼 (Exoskeleton ) 這一名詞來源于生物學中昆蟲和殼類動物的堅硬外殼,其作用在于支撐、運動、防護三項功能緊密結合;與此對應,外骨骼助力機器人是模仿生物界外骨骼而提出的一種新型機電一體化裝置,結合機械結構、控制、驅動方式、人機交互等關鍵技術,在為穿戴者提供諸如保護、協同動作等功能的基礎上,還能夠在穿戴者的控制下完成人類自身無法完成的任務。
按應用領域劃分,外骨骼機器人可以分為軍用外骨骼機器人、康復型外骨骼機器人和工商用外骨骼機器人;按結構劃分,外骨骼機器人可以分為上肢外骨骼機器人、下肢外骨骼機器人、腰部外骨骼機器人和軟體外骨骼機器人。
2、產業鏈剖析:上下游覆蓋領域廣泛
外骨骼機器人產業以中游外骨骼機器人制造商為核心,上游主要包括核心技術系統及硬件,下游是其應用領域。上游來看,傳感系統、控制系統、驅動系統是三大關鍵系統,而機械系統、動力系統作為支撐配備。上游核心產品把控傳感器、表面肌點信號采集儀、控制軟件、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器、減速器等。中游按應用領域劃分,外骨骼機器人可以分為軍用外骨骼機器人、康復型外骨骼機器人和工商用外骨骼機器人;按結構劃分,可以分為上肢外骨骼機器人、下肢外骨骼機器人等。下游主要的領域包括醫療康復、軍用領域、工商業領域、個人應用等。
外骨骼機器人產業鏈中游主要劃分為專注醫療領域以及專注工商業、軍事領域兩大陣營,醫療領域代表性企業包括大艾機器人、邁步機器人、布法羅機器人,工商業及軍事領域代表性企業包括傲鯊智能、邁寶智能科技、鐵甲鋼拳等。上游傳感系統有航天機電、邁步機器人、傅利葉智能等,控制系統有新松機器人、傲鯊智能、程天科技等,驅動系統有松下、匯川科技等。下游醫療領域主要是用于患者康復訓練,工商業領域的應用則包括增強負重能力、減輕勞動壓力、較少勞動者勞損等,軍用領域主要是增強單兵負重水平。
行業發展歷程:政策不斷支持,行業逐步邁入商業化階段
外骨骼機器人從國外起步,首先應用于軍事領域。中國對外骨骼機器人的研究約始于2000年,2010年中國進入外骨骼機器人的模仿和發展期。隨著機器人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與高校合作研究外骨骼機器人的模式逐漸增加,外骨骼機器人行業從研發階段逐步邁入商業化階段。
從政策發展歷程來看,中國外骨骼機器人政策發展歷程經歷了從初期認知不足到逐步重視和支持的過程。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有助于推動外骨骼機器人技術的發展,促進其在醫療康復、助力勞動力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不斷支持外骨骼機器人行業的發展
政府部門出臺了許多規劃以支持外骨骼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早在2016年,工信部、發改委等部門在《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提出要在行動障礙人群中開展外骨骼機器人試點示范,但由于當時相關技術和產品并不成熟,并未取得有效成果。2017年,科技部等部門出臺了《”十三五”健康產業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專門提出要開發外骨骼機器人等康復輔具。
行業發展現狀
1、市場供給:市場企業數量較少,部分產品已獲得認證
從企業的產品布局情況來看,各公司主要布局在醫療康復和工業軍用領域。由于醫療康復市場空間大、利潤高,醫療康復類外骨骼企業發展時間較長、數量較多。由于工業類外骨骼的技術門檻和成本較低,某些在早期專注于醫療類外骨骼的企業選擇向工業類外骨骼方向延展,近年來出現更多專注于工業外骨骼的中小型初創企業。
國家對于醫療設備器械認證有嚴苛的認定標準,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資料,中國醫療類外骨骼機器人獲得認證的情況匯總如下:
注:查詢日期截至 2023年7月25日。
2、市場規模:未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市場規模整體較小
中國的外骨骼機器人市場還處于技術迭代和升級階段,未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市場規模整體較小。但國家政策的支持,為外骨骼機器人行業,特別是醫療康復外骨骼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與此同時,國內外骨骼行業初創企業不斷將新獲得的融資投入技術研發,解決產品在人機交互等方面的問題,促進了行業產品的升級。中國市場方面,當前的市場規模還處于早期擴張階段,政府部門通過招標方式來引導和支持外骨骼機器人項目的開展,為行業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財政資金。根據市場招投標的數據,2022年中國外骨骼機器人醫療領域招投標金額約為6422.92萬元。根據醫療外骨骼機器人在中國市場的占比情況 (約 30% ) ,測算出2022年中國外骨骼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2.14億元。
行業競爭格局:市場參與者規模較小,競爭程度較低
按注冊資本劃分,偉思醫療注冊資本為6861.94萬元,占據行業頭部企業地位;注冊資本在 1-6千萬之間的企業有大艾機器人、程天科技、中航創世與丞輝威世;注冊資本在1千萬元以下的企業有邁步機器人、布法羅機器人與安杰萊。
根據2022年機器人企業創新50強排行榜披露的信息顯示,在醫療領域,天智航、柏惠維康、術銳、鈦米機器人、邁步機器人、睿瀚醫療六家企業進入該榜單。其中,天智航、柏惠維康、術銳三家企業主要生產手術機器人,邁步機器人和睿瀚醫療致力于研發康復機器人,鈦米機器人則主要針對智慧醫療場景提供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發展趨勢:產品國產化、高端化、智能化發展
隨著機器人、傳感技術、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神經工程,以及腦科學等相關技術的發展融合,智能機器人在工業、服務、軍事等領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應用,以人工智能、生物智能結合、人機交互為代表的技術突破使得人與機器之間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外骨骼機器人是典型的人機緊耦合系統,可幫助癱瘓患者康復鍛煉和功能重建,提高老年人或殘疾人的行走能力。具體發展趨勢總結如下:
2、發展前景:外骨骼機器人行業將快速增長
國家政策的支持,為外骨骼機器人行業,特別是醫療康復外骨骼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與此同時,國內外骨骼行業初創企業不斷將新獲得的融資投入技術研發,解決產品在人機交互等方面的問題,促進了行業產品的升級。未來,隨著外骨骼機器人行業產品性能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下游不斷增長的需求將會刺激行業市場規模的不斷增長;醫療康復領域外骨骼機器人產品的技術進步將會帶動工業用外骨骼機器人及助力助行外骨骼機器人的產品迭代,外骨骼機器人的應用市場將會進一步拓展。預計未來中國外骨骼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仍將快速增長,預計到2028年,中國外骨骼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4億元,2023-2028 年年均復合增長率(CAGR)約為50%。
本文來源:前瞻網,版權歸原著所有,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Comments are closed.